长江存储CEO言论曝光 凸显中国芯片业困境

07/19/23 02:30 | 来源: rfa | 已有(0)点评| |

看来老美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发展出招的确很厉害,点点到位,招招见血。中国芯片业萧条估计是大概率事件了,中国制造2025也大概率要黄了。这就是与俄罗斯合作无上限的结果之一。外交部发言人吹牛X:"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中俄背靠背合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中国芯片发展的问题就是不能解决,而且还很可能就是因为中俄背靠背合作才导致的结果。真是一群无知之徒说着无知的话,做着无知的事,收获无知的结果。

近日,中国芯片龙头企业长江存储的负责人陈南翔有关"买零件成问题,设备无法修复"的言论引发舆论热议。有评论认为,这一状况凸显中国芯片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长江存储,其董事长兼代理CEO陈南翔上月底在上海“2023中国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China 2023)”上,发表了题为《全球化促进半导体产业良性发展》的演讲。他指出,全球化市场竞争、创新与技术标准、供应链、人才流动、资源配置等五个和谐要素逐一被打破,他赞同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所说的“全球化已死”,认为半导体行业正经历“再全球化”的新阶段,也就是过去国际合作规则迅速瓦解,各国都追求把控产业链,促使芯片“本地制造”。

陈南翔:半导体产业将进入动荡且无序时刻

陈南翔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将进入动荡且无序的一个时刻,冲击现有全球供应链,对全球产业格局和分布、商业模式造成影响。

这是陈南翔上任后,首次公开发表重要演讲。他说,“我想做个呼吁,去建设你们的诚信,体现于你们的公平原则。就长江存储来讲,依法合规买回来的设备连零件也拿不到。可以设一个时间下,把设备在新的条件下回购,这样才公平。”

中国的多个微博帐号引述陈南翔表示,美国禁止向该公司出口光刻机配件,长江存储连零件都拿不到,国产替代品没有退路。他还说,现在长江存储的问题不是买不到芯片的先进设备,而是以前设备的零件都买不到,设备几乎无法修复,仿佛变成了畸形摆设。

台湾经济研究院产经资料库总监刘佩真就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他的发言反映出现在中国业者面临一波波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管制不断升级下,现实生产上所遭遇到困境。中国可能要寻求其他突破点,另外在国产化推进上,看政府能否扮演一些角色,除了在资金方面,最重要是要有技术来源、相关设备。”

刘佩真说,连中国半导体芯片大厂都无法取得生产所需设备和零件,更验证外界的看法,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大量仰赖进口,国产化推进的速度和产品质量不如预期,并且冲击成熟制程、先进制程的推进。

荷兰、日本加入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

刘佩真提到,美国、欧洲和日本掌握全球八成以上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在关键设备上,美国联手荷兰、日本管制供应链,近期更开始实施将高阶DUV到清洗、沉积、蚀刻、微影以及测试设备纳入管制范围。中国半导体发展更为严峻,而中方盟友很难提供援助。

台湾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绣雯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美中贸易战自20183月爆发以来,长江存储并未及早因应。

王绣雯说:“只是没有料想到,美国居然联合日本跟荷兰对核心高科技设备、零件完全断供,这是美国的战略。中国方面现在就是责怪美国、西方做生意不讲诚信公平,可能准备到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告,这符合中共的战略。”

王绣雯分析,陈南翔讲出这些话一是抱怨买了一堆大型“废五金”,以后坏了就没用;二来是希望中国半导体设备能赶快自主可控,虽然难度很高。

去年1215日,美国商务部将长江存储、寒武纪等36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企业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向中国客户出口美国技术。今年2月,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长江存储新增股东包括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

展开全文
关键词: 芯片、中国、长江存储、困境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